贵阳市幼师专业学校分享我参加了市幼儿园幼师培训班为期七天的学习。培训有来自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共四十名中心幼儿园园长的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异常难得。所以我们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七天的培训采取了理论培训与跟岗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培训不仅使我们充实了理论知识。领会了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内涵。转变了管理理念。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为今后的工作增添了新思想、新动力。
一、理论学习 三天的理论学习。市教育局为我们安排了多位知名幼儿园园长、知名专家教授的讲座。从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困惑与对策、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到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幼儿园卫生与保健管理。专家们从理论高度和实际的案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探讨。在培训中。专家对幼儿的管理和发展作了明确界定与深刻解读。作为一名幼儿园管理者。应首先领会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内涵。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在教育理念方面。要进一步系统学习《纲要》精神。特别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全新的幼儿素质观念;在管理方面。要摈弃传统的监督、检查者的观念。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甘心情愿当好家长平等的合作伙伴。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助手。放下架子。深入教职工中。深入家长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心同德。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王教授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活动。是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设计要以幼儿幸福为本。以经验积累为本。乡镇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要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要依据乡镇优势。构建综合主题教育。构建生机盎然的自然角。开展自由开放的户外活动。组织富有新意的区域活动。开展百玩不厌的民间游戏。
二、跟岗学习 这次的培训有幸被安排到幼儿园实地四天的跟岗学习。走近幼儿园。感受到幼儿园的文化底蕴。全新的管理及先进的办园理念。感受到幼儿园孩子和老师们的快乐和幸福。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认真记录。仔细聆听。完成每天的跟岗培训学习日志;用手中的摄像机、照像机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小五班的健康活动课蚂蚁运豆豆。活动目标明确。活动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完整。从活动准备到开始。创设活动情境。锻炼了孩子们爬、跑、走平衡;游戏活动开始。继续对情境进入导入。通过活动对幼儿的全身进行了锻炼。引导幼儿有意识、有规律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实地参观、观摩。感受多而且深刻。首先:要转变思想和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反思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如果能面向全体幼儿。全面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这就是跟上了新理念的步伐了。活动中应尊重每一个幼儿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以往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考虑到的只是我作为教师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该如何学的问题。通过培训了解。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成为一名指引者。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探索。在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儿童的经验与兴趣。并借助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幼儿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为教育是科学的。要求真实。这就需要自己去经历。去提炼问题。因此通过活动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的之所在。对于幼儿所提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通过理论学习和跟岗培训。使我理解了以人为本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懂得了与幼儿园息息相关的教育法规。更进一步深入的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应该怎样科学管理、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做一名教职工喜欢的园长、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园的活动、如何正确引导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应该怎样关注孩子。怎样去研究孩子。以及怎样创新幼儿园的管理等。这次学习培训为我们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指明了方向。从而避免管理和教育的盲目性。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章标题:「幼儿师范」贵阳市幼师专业学校分享教育中的方法是幼师培训的重点
本文地址:
http://www.gygthk.com/zhixiao/9483.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