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省针对地势狭长。跨度大、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出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借助信息化手段补短板、促均衡、提质量。推动“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坚持强基固本。打好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充分使用“全面改薄”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2021—2021年。统筹项目资金20亿元。为办学条件薄弱学校配置计算机18.7万台、多媒体教室设备6.8万套。其中省级资金5亿元集中建设“班班通”。为8000余所中小学采购4万余套设备。为1600余所学校接通互联网。集中购置教学软件和数字资源。按照教材版本、学科、年级为每个教室配备200GB的本地资源。为每位教师配备5家资源提供商的教学资源账号。为每所学校培训至少1名“班班通”技术骨干、2名骨干教师。通过5年集中建设。全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职校怎么样。中小学“校校通”比例由55.2%提升至91.25%。“班班通”比例由22%提升至88.54%。师生“人人通”比例由12.59%提升至78.36%。
坚持资源共享。持续送好贫困地区“雪中炭”。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投入经费1700余万元。实现3142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实施“畅言智能语音教具助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推广”项目。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采购5000套智能语音教具系统。有力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教学。开展“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项目”。每年投入资金1500万元。集中用于深度贫困地区。以“一校带多校”“中心校带教学点”模式。覆盖教学点近1000个。省属示范性中学与民族地区、贫困地区20余所学校以“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班班通”近3万个、实现“光纤入校”近8000所。2021年8月启动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九大精准工程”和平凉市先行先试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扶贫能力和水平。
坚持教师为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广应用”。“造血”与“输血”并重。探索“3+3”模式提升农村中小学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造血三式”。即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9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6%;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采用“互联网+移动端”学习模式。培训教师30余万名。中职技术学校招生。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21年晒课教师9.2万人。晒课数13.5万节。获评省级优课1623节、部级优课332节。推进“输血三式”。即利用“特岗计划”。每年为农村学校选派新任教师4000余名;推进“教师支教”。近3年统筹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700余万元。选派3943名优秀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覆盖全省63个县(市、区)的近1000所农村学校;开展“学生支教”。2021年投入资金1380万元。选派省内9所高校3000名师范类在校生到全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利用优质师资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带动提升当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标杆旗”。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培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积极探索适合本省的人工智能教育路径。打造教育云服务示范区。兰州市市安宁区近5年投入1.2亿元建设教育信息化。实现互动教学班配备率、常态化录播班级配备率、校园信息化机房建设率、教师网络化备授课使用率等“12个100%”。建成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安全高效、开放灵活的“互联网+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张掖市临泽县建设“智慧课堂”“未来教室”等项目。积极开展互动教学。自2021年起全县中小学全部配备趣味编程软件和教材。四五年级和七八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的趣味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必修课程;2所初中建成集机器人、3D打印、电子竞技、无人机、航模等为内容的教育创新实验中心。2021年3月。哪有职业技校。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名单中。甘肃省省临泽县获评“优秀区域”。临泽县4所学校获评“优秀学校”。
文章标题:「甘肃省学校资讯」甘肃省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努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gygthk.com/zhixiao/8556.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