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采用教授+实践的方法教学。课程内容机上应急处置的八大模块。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样的讲授方式。包括多媒体、现场演练等方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48。学分为3分。
4.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 熟悉机上应急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和使用方法;
● 了解野外生存的知识;
● 掌握危险品运输知识;
职业能力目标:
● 能对机上各种情况下的失火进行处置。
● 能判断和处置客舱释压
● 能判断和处置有准备和无准备情况下的陆地、水上应急撤离
● 能对各类机上常见病予以应急处置。
5.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5-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分析
|
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或
行业标准
|
应急处置概述
|
了解乘务员的工作职责
对紧急实践拥有初步认识
|
|
应急设备
|
掌握机上应急设备的种类
掌握机上应急设备的分布、数量和标志
熟练使用应急设备
学会航前检查的方法
|
|
空中颠簸
|
明确颠簸时驾驶舱给出的信号
学会判断颠簸时客舱的状态以及颠簸的等级
能够正确实施颠簸的处置程序
能够正确实施颠簸后的处置程序
|
|
机组失能
|
了解航前协同的意义和内容
了解机组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明确机组成员互相的协作程序
明确机组失能的处置程序
|
|
客舱释压
|
了解飞机飞行的大气环境
了解造成客舱释压的原因
了解释压的分类和不同的客舱状态
熟悉释压时乘务员的处置流程
熟悉释压过后乘务员的处置措施
明确处理释压时应遵循的原则
|
|
机上火灾
|
明确机上火灾的危害
了解火灾的隐患和分类
熟悉一般灭火程序和灭火要点
熟悉特殊火灾的处理
掌握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熟悉三人灭火小组的职责转换
|
|
紧急撤离
|
了解飞机可能需要紧急撤离的原因
掌握紧急撤离的基本知识
熟练实施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熟练实施有准备时限的撤离程序
熟练掌握无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掌握紧急撤离时各号位的职责
|
|
空中劫机
|
熟知一般非法干扰和严重非法干扰的内容
了解劫机的处置程序
了解反劫机的处置预案
了解进出驾驶舱的联络方式
了解劫机时的信号联络
|
|
野外生存
|
了解陆地求生的要点
了解海上求生的要点
了解沙漠求生的要点
了解雪地求生的要点
了解森林求生的要点
|
|
6.课程内容与设计
6.1.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
学习模块
|
任务载体
|
相关知识
|
训练地点
|
|
1
|
应急处置概述
|
1 讨论:飞机上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
2
|
了解乘务员的工作职责
对紧急实践拥有初步认识
|
|
4
|
1
|
应急设备分布
|
1.模拟乘务员上级阶段。检查应急设备的分布并汇报乘务长。
2.应急涉别标志的判别(小组竞赛)
3.绘制空客319飞机应急设备分布图
|
掌握机上应急设备的分布、数量和标志
|
客舱实训室
|
2
|
应急设备种类
|
1 旅客吸氧时氧气瓶的使用方法。
2 说明救生衣的构造和原理。
3 安全演示
4 模拟机上发生火灾时的处置。充分利用可用的应急设备。
|
掌握机上应急设备的种类
熟练使用应急设备
学会航前检查的方法
|
|
4
|
2
|
空中颠簸
|
1 模拟发生轻度颠簸时客舱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2 模拟发生中度颠簸时客舱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3 模拟发生重度颠簸时客舱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4 模拟颠簸过后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
了解机上发生颠簸的原因
明确颠簸时驾驶舱给出的信号
学会判断颠簸时客舱的状态以及颠簸的等级
能够正确实施颠簸的处置程序
能够正确实施颠簸后的处置程序
|
|
4
|
3
|
机组失能
|
1 模拟航前协同的过程。
2 讨论:飞行员和乘务员沟通不畅的原因。并说出如何应对。
3 模拟飞行中飞行员和乘务员的协作过程。
4 模拟机长失能后。驾驶舱内外的处置程序。
|
了解航前协同的意义和内容
机组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机组成员互相的协作程序
机组失能的处置程序
|
|
4
|
4
|
客舱释压
|
1 小组竞赛。尝试说明发生机上释压的根本原因。
2 接龙游戏:释压时客舱状态和机上人员的反应。
3 模拟客舱释压时飞行员和乘务员的处置流程。
4 模拟释压过后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
了解飞机飞行的大气环境
了解造成客舱释压的原因
释压的分类和不同的客舱状态
释压时乘务员的处置流程
释压过后乘务员的处置措施
处理释压时应遵循的原则
|
多媒体教室
|
4
|
5
|
机上火灾
|
1 小组竞赛:机上火灾的隐患有哪些?机上火灾的特殊性有哪些?
2 模拟客舱失火的情境。请乘务员演示灭火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模拟旅客座椅着火。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4 模拟洗手间着火。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5 模拟客舱壁板着火。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
明确机上火灾的危害
火灾个隐患和分类
一般灭火程序和灭火要点
特殊火灾的处理
掌握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人灭火小组的熟练掌握
|
|
4
|
6
|
紧急撤离
|
1 知识竞赛:紧急撤离的基本知识
2 紧急撤离的广播词竞赛。
3 模拟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4 模拟有准备时限的撤离程序
5 模拟无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
了解飞机可能需要紧急撤离的原因
掌握紧急撤离的基本知识
熟练实施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熟练实施有准备时限的撤离程序
熟练掌握无准备时间的撤离程序
掌握紧急撤离时各号位的职责
|
|
14
|
7
|
空中劫机
|
1 接龙游戏:说出机上非安全事故的类型。
2 模拟劫机者劫持乘务员的处置程序。
3 案例讲述:劫机的案例。
|
熟知一般非法干扰和严重非法干扰的内容
劫机的处置程序
反劫机的处置预案
进出驾驶舱的联络方式
劫机时的信号联络
|
多媒体教室
|
4
|
8
|
野外求生
|
1 小组讨论:求生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2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向大家介绍:求生时如何传递求救信号?可用的求生设备有哪些?如获取食物和水源?如何保暖?如何预防疾病等问题。
|
陆地求生
海上求生
沙漠求生
雪地求生
森林求生
|
多媒体教室
|
4
|
总课时合计
|
48
|
7.课程考核与评价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平时测验等。 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
4)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5)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考核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提问、课堂表现)、技能掌握(课堂实践)等情况。终结性考核主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笔试)和技能实践掌握的情况。各考核项目所占比例如下:
表7-1 考核项目及所占比例
考核项目
|
成绩比例
|
参与度权重
|
出勤、提问、课堂表现
|
30%
|
60%
|
课堂实操
|
30%
|
得分权重
|
作业
|
20%
|
40%
|
随堂检测
|
20%
|
合计
|
100%
|
100%
|
8.课程教学条件
8.1 教材选用与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乘务员手册》、《民航乘务岗位技能实务航空知识与应急处置》
3、教材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自编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导向、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思想。
8.2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
本课程的教学理论部分是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践部分在实训楼客舱实训室、机场地面实训中心。
9.其他说明
9.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议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9.2其它说明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高等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3年制)。
(2)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方案(见表)是建议性的。使用时可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