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概况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是经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月3月批准开办的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由国营812厂工学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学院合并组成。学校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校及一分校设在宜宾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大型企业国营812厂,二分校设在乐山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校基地。总校园坐落在宜宾市翠屏区西郊天池国营812厂金江苑生活区。毗邻金沙江畔和美丽的天池公园,占地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新雅洁。学校拥有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教学大楼,有多媒体电教室、双向闭路电视教室、语音室、互联网计算机室。有物理实验室、化工分析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电子电工电力拖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习实验设施。有学生娱乐活动室、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文体设施。还有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浴室、小卖部等配套完善的生活设施。图书馆藏书五万余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120余种。在四川省绵阳科技城设立校区,在一、二分校设有中专部。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办学优势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具有行业办学优势,在国营812厂、中国核动力院研究设计院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继承“敬业报国、求精创新”的核工业精神,发扬“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突出核工业成人高教特色,立足四川核工业,努力为四川核工业企业的职工培训和宜宾、乐山等地的经济建设作贡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办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已经形成脱产、半脱产、业余三种学习形式并存,兼有大专,联办专升本、中专、技工教育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等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具备开设核化工工艺、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机电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秘与公关等专业的能力。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培养模式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调整课程结构,按需施教,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为在川核工业企业职工和学校所在地青年提供学历教育服务。在宜宾市、乐山市、国营812厂江南分厂、国营814厂、绵阳市、自贡市等地市或企业设有校区或教学站点。先后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国营812厂、国营814厂、宜宾发电总厂、宜宾天原化工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宜宾岷江集团公司等企业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生产一线技术型应用人材。
学校充分利用办学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联合办学,方便在川核工业企业职工和学校所在地青年业余学习、提高层次、继续深造。我校建有重庆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函授站,开办专科升本科班。先后开设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等专业。借助重点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管理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发挥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长,不断开设新的实用型专业,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师资概况
总校有教职工140人,兼职教师80余人。近年来,不断引进重点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增加。学校注重改进和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送至高等院校进修、生产一线锻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趋于合理。学校在国营812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聘请资深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员兼职任教,部分退休教师留校任教,教师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双师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培训鉴定
核工业职工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两所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之一,承担国营812厂职工培训中心职能。根据核总公司要求,正在建设核工业在川单位实训基地,培养核工业特殊需要,能扎根国防三线的职工队伍。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加强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设备配置,通过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促进核工业科技进步,使核工业职工大学能为核工业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具备鉴定所设专业主要工种的能力;学校是四川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单位,具备鉴定特殊工种的能力。学校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加强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为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专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中专部学生在校学习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企业接收学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管理制度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有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管理行为,有严肃教学秩序和活泼的生活秩序。有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有一支吃苦耐劳的专职班主任队伍,对学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跟踪服务管理,使学生生活有序、纪律严明; 各校区及教学站点运动、娱乐设施齐全,学校定期开展文体活动,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成长。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学费标准,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管理和监督。我校制定了收费管理办法,能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前景展望
欢迎你与我们一路同行,我们弘扬“珍惜机遇、奋发求学、开拓进取、建设中华”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执行“以高尚道德树人形象,以熟练技能树人内涵,以开拓精神树人未来”的办学目标,铸造品德好、素质高、技能强的高中初级职业技术人才,欢迎你与我们一路同行。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招生计划: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100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人数 |
电子与信息技术 | 3年 | 100人 |
数控技术应用 | 3年 | 50人 |
机电技术应用 | 3年 | 50人 |
汽车制造与维修 | 3年 | 50人 |
电子技术应用 | 3年 | 50人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3年 | 50人 |
机电一体化 | 3年 | 50人 |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助学政策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学金机制。对于贫困学生设有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缓学杂费等措施组成的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经济资助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池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简单介绍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由原国营八一二厂工学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学院合并组成,创建于1982年,学校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总校设在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教计司[1996]14号)更名为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1997年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为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题写校名。
学校是一所融成人高等教育、中职学历教育、国际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为一体,以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为主要办学方向的职业学校,学校招收大中专学生和业余本专科学生。
专业名称 | 学费 | 住宿费 |
电子与信息技术 | 免学费 | 400元 |
数控技术应用 | 免学费 | 400元 |
机电技术应用 | 免学费 | 400元 |
汽车制造与维修 | 免学费 | 400元 |
电子技术应用 | 免学费 | 400元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免学费 | 400元 |
机电一体化 | 免学费 | 400元 |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助学政策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学金机制。对于贫困学生设有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缓学杂费等措施组成的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经济资助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奖学金政策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内奖学金。
每学年一等奖学金按学生数2%评定,金额为1000元;二等奖学金按学生数4%评定,金额为800元;三等奖学金按学生数8%评定,金额为500元。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发展历程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由原国营八一二厂工学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学院合并组成,创建于1982年,学校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总校设在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教计司[1996]14号)更名为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1997年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为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题写校名。
学校是一所融成人高等教育、中职学历教育、国际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为一体,以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为主要办学方向的职业学校,学校招收大中专学生和业余本专科学生。
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联合办学,引进重庆新世纪教育集团,设立全日制教学部。借助集团先进的教育理念,畅通的就业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造就校企结合的办学典范,独具特色的办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