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彝文学校简介
四川省彝文学校是经四川省高教局于1985年10月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彝族母语命名的综合性全日制省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坐落在中国航天城—西昌市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风学风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校园文化丰富,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理想场所。学校具有较完备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与设备,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才奠定了扎实的师资基础。
建校26年来,学校已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相当的办学实力,已成为一所“层次多元、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学校。学校培养并向社会输送了各类专业人才24000余名,毕业生遍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的各行各业,许多学生已成为彝区建设的骨干并走上领导岗位,成为社会精英人士。
四川省彝文学校概况
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是由1950年4月创办的西昌军事委员会民族干部训练班(1951年4月正式成立西康省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51年4月创办的四川省乐山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3月迁美姑县甲谷区,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干部文化学校),1954年3月创办的中共凉山工委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2月更名为更名为凉山州财贸干部学校)几经演变合并而成。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后,1979年5月24日,凉山州委同意原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与西昌地区民族干部学校合并,合并后单位名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
1985年10月成立四川省彝文学校后,与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受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四川省彝文学校主要职责是中专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负责对全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乡、镇基层干部,开展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工作业务技能的培训。
四川省彝文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师范为依托,双语为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宽基础、重素质、广就业”为办学理念。选择彝文学校就业有路。
四川省彝文学校展望
学校与多所高校联合办学,走大中专学历教育并举,兼顾本科学历教育之路。学生可通过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获得大专、本科学历。选择彝文学校,深造有望。
四川省彝文学校荣誉
学校办学成果赢得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树立起了过硬的教育教学品牌,在四川及周边省市民族地区享有盛誉。学校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学校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点学校、四川省英语等级考点学校,被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教学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学校称号,成为一所民族教育窗口学校。
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计划:小学教育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50人、学前教育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100人、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学制3年,招生人数30人。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人数 |
小学教育 | 3年 | 50人 |
学前教育 | 3年 | 100人 |
民族音乐与舞蹈 | 3年 | 30人 |
四川省彝文学校助学政策
中专阶段全日制新生全部减免学费,前两年每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00元。
四川省彝文学校地址:四川西昌市北街老统部巷28号
四川省彝文学校简单介绍
四川省彝文学校是一所省属中等专业学校,与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学校座落在西昌市城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教学设施完善,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画室、琴房、练功房、实验室等,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理想场所。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宽基础、重素质、广就业”的办学理念,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学生成才奠定专业基础,选择彝文学校,就业有路。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师范为依托,双语为特色”,不断拓展办学领域,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并举,选择彝文学校,深造有望。学校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彝汉双语专业,办学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四川及周边省市民族地区享有盛名。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专业人才11000余名,毕业生遍布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骨干。新学年招生工作即将展开,欢迎有志从事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积极报考。2016年新生需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证相关科目考试合格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书。
专业名称 | 学费 | 住宿费 |
小学教育 | 免学费 | 400元 |
学前教育 | 免学费 | 400元 |
民族音乐与舞蹈 | 6000元 | 400元 |
四川省彝文学校助学政策
中专阶段全日制新生全部减免学费,前两年每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00元。
四川省彝文学校奖学金政策
(1)各班要坚持对学生全面考核,以德智体综合成绩为依据,按同一年级同一专业进行评定。
(2)根据奖学金评定条件,每学期开学初,由个人申报,辅导员组织班委会评审推荐,报系部审查。
(3)由系部初审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学生处,学生处审核后在学校内张榜公布5个工作日,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如无异议确定获奖学生名单、人数及金额,报校领导批准。
(4)获奖同学需填写《奖学金审批表》,装入个人档案,并将获奖情况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四川省彝文学校发展历程
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是由1950年4月创办的西昌军事委员会民族干部训练班(1951年4月正式成立西康省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51年4月创办的四川省乐山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3月迁美姑县甲谷区,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干部文化学校),1954年3月创办的中共凉山工委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2月更名为更名为凉山州财贸干部学校)几经演变合并而成。
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后,1979年5月24日,凉山州委同意原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与西昌地区民族干部学校合并,合并后单位名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